中文实名:365bet平台注册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正文
经济回升势头强 进位赶超态势好
 作者:苏俊  来源:鹰潭市统计局 日期: 2010年05月08日    【收藏】【打印】【关闭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战胜金融危机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机遇之年、作为之年。今年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抓机遇,加快发展,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改善,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提高,全市经济呈现一、二、三产业全面提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次前移,赶超进位形势喜人。一季度,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3.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5.9%,增幅同比加快8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6.7%,增幅加快0.3个百分点;二产增长18.2%,增幅加快12.3个百分点;三产增长14.4%,增幅加快1.9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有八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次前移,有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进入全省前三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一位,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一、全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以来,我市在巩固近年来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各种补贴力度,粮食、农机具补贴到位及时,极大的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4%。畜牧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一季度完成牧业产值5.82亿元,同比增长7.2%,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5%。完成肉类总产量3.51万吨,同比增长19.5%,其中猪肉产量2.93万吨,增长22.9%。禽蛋产量0.41万吨,增长5.9%;全市生猪出栏38.28万头,同比增长25.2%,生猪存栏66.72万头,增长24.1%,其中能繁母猪7.46万头,增长60.7%。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完成渔业产值0.89亿元,增长6.9%,完成水产品产量1.35万吨,同比增长6.3%,其中特种水产0.39万吨,增长8.3%。
    ----工业生产快速回升,经济效益大幅提高。随着宏观经济基本面的继续好转,全市工业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加速回升趋势明显。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2.42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同比加快16.8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9.2个百分点,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的增长速度。支撑工业增速加快的的主要因素:一是开工率明显提高。一季度,全市171家规上工业中有5家停产,开工率达97.1%,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二是行业增长面不断扩大。全市2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增长的有17个,增长面达70.8%,比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有50%的行业增幅超过20%。三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幅提高。一季度,全市主要产品产量快速上涨,其中电解铜增长23.5%;铜材加工增长58.9%;水表增长11.6%;节能灯管增长74.9%;运动鞋增长61.4%,增幅比上年全年分别提高9.4、42.3、9.4、74.9和30.2个百分点。三是产销衔接持续向好。一季度,规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7.98%,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比1-2月份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市属工业产销率101.25%,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四是中、小型企业增势强劲。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54亿元,增长31.6%;小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0.81亿元,增长36.4%;增幅比全市规上工业快6.6和11.4个百分点。五是铜产业和非铜产业双引擎拉动作用显现。随着光宝、万宝至、太平洋电缆等高端企业相继落户,以及美运、贵雅、三川、果喜等新老牌非铜企业竞相发展,我市“一铜独大”的格局有所打破。一季度,非铜产业完成增加值11.66亿元,增长20.3%,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与铜产业增幅差距由上年末低12.09个百分点,缩小至低6.1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7.9%,比上年末提高12.7个百分点。
    在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也同步大幅提升。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1.44亿元,增长72.3%;实现利润12.14亿元,增长4.5倍;利税20.96亿元,增长200.52%。一季度,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达291.56%,比上年同期提高101.1百分点,比全省提高57.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1.82亿元,同比增长22.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0.98亿元,同比增长19.9%。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特点: 一是一、二产业投资增速加快。一产完成投资0.43亿元,增长72.5%,增幅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二产完成投资16.28亿元,增长35.5%,增幅同比提高8.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5.87亿元,增长32.2%,增幅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表现活跃。完成投资9.56亿元,增长50.7%,增幅高于国有投资43.8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43.8%,比上年同期高8.2个百分点,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0.6%;三是新建投资拉动强劲。一季度,全市完成新建投资19.92亿元,增长38.2%,拉动投资增长30.9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一季度,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1.67亿元,同比增长15.5%,增幅较1-2月份提高5.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1.79亿元,增长54.4%,其中经济适用房投资增长308.2%。从销售情况看:一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3.4%;商品房销售金额6359万元,同比增长298.4%,增幅分别比上年末提高99.7和253.7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异常活跃,市场物价小幅上升。在节假日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推动下,全市消费品零售市场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9亿元,同比增长19.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提高0.8个百分点。其特点是:城乡消费市场协调发展,城市市场增势强劲。分别实现零售额20.49亿元和1.2亿元,分别增长20%和14.1%,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16.68亿元,增长22.7%,占零售总额比重的76.9%;批零贸易业稳步增长,限额以上批零企业贡献加大。一季度,全市批零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8.81亿元,增长16.6%,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增长迅速,实现零售额3.29亿元,增长45%,对全市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28.8%,比上年同期提高19.5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继续领跑。完成零售额2.88亿元,增长43.7%,居各行业之首,增幅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个百分点;假日消费拉动明显。春节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24.1万人,同比增长16.5%;实现旅游收入1.65亿元,增长18.1%;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汽车消费延续上年的热销,实现零售额4101.8万元,增长140%,家电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74.8%,家具类增长22.3%。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受食品价格上涨,以及翘尾因素的影响,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持续走高。1月份同比上涨2.1%,2月份上涨3%,3月份上涨2.9%。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4%,价格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了3.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消费品价格上涨2%。分类别看,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现出“六升二降”的格局。其中,居住类上涨7.2%,食品类上涨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0%,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7%,衣着类下降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7%。 
    ----对外贸易加快恢复,招商引资形势喜人。今年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继续复苏,在各项稳定外贸增长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全市对外贸易强劲反弹。一季度,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7.58亿美元,同比增长124.2%,增幅高于全省76.7个百分点。其中,进口7.25亿美元,增长137.9%;出口0.33亿美元,下降1.1%,降幅比上年末收窄22.2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形势喜人。今年我市继续大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纷纷走出去、请进来,抓调度,促进资,全市招商引资实现首季“开门红”。一季度,全市5000万元以上省外项目进资23.1亿元,同比增长20.4%,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个,新签合同外资912万美元,同比增长8.6倍,实际利用外资460万美元,增长18.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随着我市实体经济的快速回升,财政收入加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3%,增幅高出全省8.3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48.6%。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增长26.8%;营业税增长67.7%;所得税增长64.8%。三大税收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9.5%。财政支出稳步走高。一季度,全市实现财政支出74741万元,同比增长37.3%,增幅比1-2月份提高23.6个百分点。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1.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比年初增加5.55亿元。其中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90.22亿元,比年初增加5.44亿元。信贷结构变化较大,短期、中长期贷款继续增加。其中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7.81亿元,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4.37亿元;票据融资业务持续回落,比年初减少6.7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0.17亿元,同比增长9.9%,比年初增加30.4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继续大幅增加。储蓄存款余额达171.34亿元,比上月增加5.49亿元,同比多增2.14亿元,比年初增加24.85亿元,同比多增4.69亿元。
    ----保障力度加大,民生继续改善。一是财政投入力度加大,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一季度,全市各级财政继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以及经济适用房等住房保障支出大幅增长,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56.6%、36.5%、171.9%、180.5%和273.7%。二是就业再就业大力推进。一季度,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16人,完成计划46%,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68人,完成计划41.4%,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594人,完成计划97.9%。三是城乡居民收入同步稳定增长。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0.02元,同比增长12.5%,增幅比全省高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629.52元,增长10.85%,增幅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21.77%,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增长0.86%,转移性收入增长29.41%。
    ----经济运行环境好转,发展动力增强。一是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均处景气区间高位。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企业经营恢复生气,企业家信心不断增强。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达149.35%,分别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提高22.72和63.89个百分点;企业景气指数137.81%,比去年同期提高36.01个百分点,比上季度下降3.84个百分点,两大指数均超130%,处景气区间高位。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攀升,预示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二是主要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5.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增幅比上年末提高18.9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公路货运量大幅增长,完成货运量933万吨,同比增长73.1%,增幅比上年末提高63.3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及货运量的快速增长直接反映了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三是非国有经济异军突起。今年以来,我市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3月末,全市个体工商户16960户,注册资金3.86亿元,新增0.44亿元;私营企业3690户,注册资金55.12亿元,新增4.12亿元。从工业领域看: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12.11亿元,增长50.83%,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快25.83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0.9%。期中,私营企业增长26.95%。从投资领域看:非国有投资95605万元,增长50.3%,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27.9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35.7%上升到43.8%。期中民间投资完成95579万元,增长50.7%。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体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农业增收难度加大。虽然中央连续几年出台“一号文件”,千方百计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但今年生猪价格下滑,养猪收益大幅下降,一季度,占农民现金收入48%的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同比只增长0.9%,农产品价格下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又居高不下,加上油价高位运行,直接带动农业生产成本增长,从而拉低农民收入增长力度。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回落。自2008年以来市委、政府提出实施重大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战略,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7%,2009年继续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3%。虽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幅与上年相比明显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上年回落28.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28.1个百分点。投资增幅回落不利于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物价指数持续上涨,通胀压力有所显现。自上年10月份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六个月上涨,1-3月份的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0.2和0.6个百分点。涨幅在11个设区市中居第3位。物价上行压力明显。从今年一季度看,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纷纷上涨,粮食、蛋、糖、菜等价格上调的惯性仍然明显,使得城乡居民用于日常生活支出的费用加大,特别是对城镇低收入家庭所造成的影响值得关注。
    三、对策建议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世界经济复苏将经历缓慢复杂曲折的过程。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更加凸显,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十分巨大。因此,当前全市需正确看待经济取得的良好开局,充分认识到上年基数偏低对今年各项指标增速的影响,切不可盲目乐观。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紧抓经济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力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新突破。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集中精力抓好粮食生产,把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于粮食生产,加大“三农”服务力度,确保农村用电、农药、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供应;二是要抓好国家产业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努力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加强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关注和研究,积极引导养殖户特别是养殖大户科学组织畜牧业生产,着力提高养殖大户科学养殖水平,减小市场周期性变动对畜牧业生产的冲击,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工作,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持续性。鹰潭作为全省经济总量最小的城市,又处于经济发展进入企稳回升,经济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能否保持投资增长的持续性事关全市经济增长的底线。要抓好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竣工投产,力争尽快开工建设一批大项目,确保投资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围绕产业调整规划,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契机,超前谋划一批发展前景好、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工业项目。
    ----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确保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一是要加快承接国际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充分利用我市作为鄱阳湖生态区、海西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以及我市铜及铜加工基地被授予第一批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有利条件,加快承接国际及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步伐,优化我市产业结构。二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尤其要重视依靠科技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三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我市高能耗行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88%以上,受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当前要千方百计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升产业竞争力。
    ----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动力。近年来,我市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明显低于投资的贡献。当前要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就应积极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一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消费信心。二是扩大消费市场,增强消费能力。合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改造提升大型综合商场,积极发展连锁、超市、大卖场等新型流通业态的基础上,活跃城乡流通,培育和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特别是要继续抓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配套落实,最大限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三是提高消费层次,培育消费热点。要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扩大消费,合理引导住房、汽车、通信等消费,全面拓展信息、教育、文化、旅游、健身休闲等消费领域。
    ----认真抓好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充分释放宏观调控效应。要围绕保增长、保态势,切实将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形成有力的政策组合拳。同时继续加大抓项目、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的工作力度,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扩大积极变化成果,提高和改善经济增长质量,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发展。
鹰潭市统计局    联系我们 
赣ICP备05000418号 赣公网安备 36060202000016  电话:0701-6432296